展览信息:

策展人:Guido Folco, Fei Xinyao(费馨瑶)

学术支持:Pan Jingzhi(潘靖之)

展览时间:2024年3月8日-3月21日

展览地点:Museo MIIT, Corso Cairoli, 4, 10123, Torino

坐落于意大利都灵的MIIT博物馆(MUSEO MIIT,意大利现当代艺术国际艺术博物馆)一直以来持续关注在意生活、工作与学习的年轻艺术家及艺术家团体。继该馆相继展出数位才华横溢的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后,馆长吉多·福尔科 (Guido Folco) 又与中国青年策展人费馨瑶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未来三年将共同征集评选中国当代艺术最优秀的新锐人才。2024年正值马可·波罗(Marco Polo)逝世7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行者,MIIT开启了相关主题的当代艺术系列展览。“旅行”、“图像”与“人”的母题将借此机会再次复归公众视野,为艺术创作灵感的激荡带来新的可能性。

MIIT博物馆馆长福尔科 Guido Folco

本次系列主题展览的首发展将以“行走的图像”(Traveling Images)为主题,于3月8日在MIIT正式拉开帷幕,整个展览将持续至3月21日结束。届时,展览将联合展出馆长福尔科、策展人费馨瑶,以及展览学术顾问潘靖之共同遴选的作品,并试图在中意两国青年创作者不同的风格和语言之间建立一种深刻的文化协同效应。本次展览由“图像逃逸”、“敏感的抽象”、“探索母体星球”以及“分裂的症候”四大部分组成,汇聚了来自中国的22位艺术家及艺术团体(其中15位经过了选拔,7位为特邀艺术家),以及来自意大利的15位艺术家。展览包含绘画、版画、雕刻、视频和摄影等多种创作形式。

艺术家张芷铷及其作品:铜版版画《骨与万物/无助的2019》(Bones and All, 2022/Helpless 2019, 2020)

视频影像作品:丁紫仪,《西西弗斯》(Sisyphean, 2023);何嘉航,《一周》(A Week, 2023)

当代珠宝艺术家作品:TAYLOR CHYN,《日光》(Daylight, 2023)

其中,“图像逃逸”展区的艺术家们对日常生活中的失序、故障、死亡进行了从微观层面至宇宙维度的广泛思考和观察,并借由图像制造出一个个“出离”、“超越”和“逃逸”的场景,作为抵抗日常的手段。“敏感的抽象”展区借由“抽象”的镜头重新审视了绘画创作的多种可能,抽象的敏感不在于“形”,而在于色彩、笔触和纹理藉由强度、密度与节奏制造出的一种能量,继而重新定义了艺术接受是理性的(通过沉思和视觉)还是共情的(通过体验沉浸和触觉)的基本假设。“探索母体星球”展区汇聚了对“性别”、“身份”与“主体性”进行探讨的作品。作为人在国外的“行旅者”,新一代的青年艺术家面临着地域、国别、身份与性别意识的分殊与挑战,这使他们的作品更多趋向于内省与沉思,成为安置自我的出口。 “分裂的症候”为意大利艺术家展区,其作品明显受到20世纪以来西方前卫艺术流派,比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与精神分析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解构倾向:分裂的画布,对文艺复兴正典的讽喻以及跨文化语境的融合构成了这个展厅的“分裂症候”。

“图像逃逸”展区

“敏感的抽象”展区

“探索母体星球”展区

此次展览的中国艺术家多为90至00后的新生代力量,他们经受过专业且多元的美术训练,并拥有一定的海外留学背景。意大利的艺术家则具有艺术史、戏剧舞台设计、哲学和文化管理的多重文化背景。以“行走的图像”作为起点,这将是一段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发展壮大的艺术之旅,邀请中意艺术家共同谱写跨越时空和历史的现代版“马可·波罗行纪”。

本次展览的中方参展艺术家(按首字母排序):柏柏百,毕乐水,CANS STUDIO(张裕&林岚),曹珈欣,戴楚骐,盖子雄,高凌志,郝月,刘向菊,LUNA GUO,罗自然,马川淯&付苍泽,莫婉铃,欧阳福迪,TAYLOR CHYN,同彦飞,王娟妮,XU&YE(徐程懿, 叶凯诺),YI&HANG(何嘉航,丁紫仪),张芷铷,郑爽,周同济

意方参展艺术家:Aldina H Beganovic Todorovic, Adele Arati, Paolo Avanzi, Gabriela Baldinotti, Maria Paola Bove, Angela Esposito ‘Aster’, Enrico Frusciante, Maria Pia Giacomini, Anna Maria Guarnieri, Giuseppe Oliva, Barbara Pecorari, Massimo Ricchiuto, Josefina Temin, Marco Wilme, Elena Ritorto

撰稿人/潘靖之